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如下是【程苓峰-云科技】的几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的分享数。

 

《腾讯SEVP李海翔离职》78人

 

《亲历Groupon香港实体体验店》82人

 

《微信公众平台对治微博缺陷》170人

 

《听老师讲经(1)》112人

 

《沃尔玛们从三个角度反制亚马逊》66人

 

《杨振宁:佛教和科学彻底相容》2164人

 

《一个癌症患者的重生》616人

 

《从海量判决数据里改造法律界》46人

 

《低调的优惠劵平台TTG即将上市》224人

 

就绝对数来比较,这些分享数明显高于同一文章在微博上的转播数。

 

再考虑下分母。云科技账号在微信公众平台有1.2万听众,在新浪微博有14万听众。

 

假设微信有100%的到达率,微博有20%的到达率,二者分别到达的用户是1.2万和2.8万。如此,微信的分享比例是微博的转播比例的3倍以上。

 

还有一点。微博里的转播大部分发生在1-2小时以内。之后衰减很快。但微信里的分享在半天以内都比较均匀的分布。在2天以内都会有持续的分享。

 

原因?

 

微博信息量太大,而且庞杂。“刷”微博处于一种随意、找乐子的状态。而微信只允许每个账户每天发1-3条,所以是有限的精选信息。所以用户更为专注。

 

尤其微信信息的到达率几乎是100%。当这个信息对用户不再是必须而是可有可无,就会被当做骚扰,用户很可能取消收听。这要求账户下发的都接近于“必读”信息。

 

峰哥估计,一个微博账号被取消收听的临界点是:该账号所发的信息噪音占比60%以上。而一个微信公众账号被取消的临界点会低至20%。

 

相信在微信上“取消收听”这个动作一定每个人都做过多次了吧。

 

刷微博和看微信都有对未知抱有憧憬的心态。但前者更像是锦上添花,后者更像是雪中送炭。

 

再者。在微博里转播是针对自己的粉丝群体,像大市场。在微信里分享是针对朋友群体,像小会所。一般人在后者的环境里更有安全感,也必定更有分享欲望。

 

尤其在被名人和意见领袖统治的微博,一般人的发言欲望被潜意识的压制,所以才叫“围观”。而在微信里,处于较为真实的行业和朋友氛围,一般人的分享欲望有所恢复。

 

长此以往,峰哥相信:

 

1、微博和微信里的被热点分享的内容会大为不同。前者倾向于影响社会民生宏观,而后者倾向于影响日常生活围观。

 

2、微信信息是必读,先看。微博信息是选读,后看。

 

3、微博上被极小部分的名人和意见领袖控制的程度逐渐加重。微信上为中坚力量、专业人士形成各自小范围的交流气氛。

 

请大家都维护好这个来之不易的环境:少就是多,宁缺毋滥。

不想错过程苓峰的分享,在微信加云科技为好友。或者用微信扫描二维码。

yunkeji9

话题:



0

推荐

程苓峰

程苓峰

62篇文章 9年前更新

致力于链接互联网与国学,把最经典与最创新相互阐释。四川眉山人,人民大学经济学士,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硕士,曾为FT中文网、财新网专栏作家,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战略投资总监,参与并观察互联网多年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