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这是一个年轻人因自媒体而改变命运的故事。而这个年轻人的新的命运,是帮更多人因自媒体而改变他们的命运。

  潘越飞即将上任搜狐IT主编。但这个26岁的小年轻,之前没任何管人的经验,没做互联网新闻的经验,工作不到3年,大部分时间在《钱江晚报》这个都市媒体工作。

  他为行业所知晓,是半年来以自媒体身份写的5篇文章:《我们想放弃微信了》《暗黑微博史》《再见,传统媒体》《你好,自媒体》《三线小镇数字生活》。其中一篇导致他被新浪微博封杀3天。然后,他喊着“力求接地气、力求不和气”的口号活跃于业内。

  一个年轻自媒体上任搜狐道出两个事实:自媒体为一个年轻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;门户正释放积极信号愿意推动自媒体行业的发展。换句话,“自媒体”是年轻人的贵人,门户将是自媒体的贵人。

  程苓峰:我听说是搜狐副总裁方刚亲自找你的。

  潘越飞:2个月前自媒体在神龙架聚会,象青龙老贼、曾航、许维、董江勇他们。方刚也来了。当时我们不知道他的身份,就知道是搜狐的人。那是第一次认识。

  程苓峰:我听说那一次方刚去的意图就是找一个自媒体人做搜狐IT主编。当时他看中了几个人。有的是好记者,有的有书生气,而你有江湖气,同时也和气。

  潘越飞:一个月前我在北京出差。方刚找我喝咖啡。我的第一反应是不想去搜狐。我是野路子,也没管过人。但方刚有句话说动了我。

  他说,搜狐看好自媒体,总编辑刘春在各频道推进《赫芬顿邮报》模式,发展自媒体,尤其是科技、美食、时尚、旅游。据说停了不少机构媒体的内容采购,转向推动和发展自媒体。搜狐的新闻客户端势头强劲,第一批入驻的机构媒体很多都尝到甜头,第二个节奏就是入驻和推动自媒体的发展。

  门户的模式多少年没变。又到行业的分界点。若在这个点上做点事,蛮有挑战。

  程苓峰:可你没管过人。这个位置是要管20号人的。

  潘越飞:我也有这个问题,他说无所谓。

  反正我们可能要用新的采编方式。我管的是移动端的内容。以前的网编大量的人是在办公室里朝九晚五,不出去。但移动端的编辑是要彻底出去跑。

  我们认为,记者和编辑都应是“自媒体”人。也就是,你的个人观点可以放大,允许你有自己的公众账号,鼓励你打造个人品牌。你的品牌和公司的品牌不是冲突的,是相互促进的。

  程苓峰:我知道搜狐的新闻客户端要花力气扶持自媒体。

  潘越飞:我可能会有20个同事,不止有作为自媒体的记者,还有“自媒体经纪人”,专门为自媒体服务。自媒体人势单力薄,需要包装和推广,尝试新东西比如做视频访谈。我们帮你做,帮你出版。

  程苓峰:所以方刚认为你适合做这个主编。你自己就是自媒体,你知道自媒体的个性、价值,你知道怎么服务你自己。

  但你既然是出名的自媒体了,为什么要去大公司做。

  潘越飞:还挣不到钱。之前在虎嗅和i黑马等网站写稿,总共不到6000块稿费。和其他自媒体一起接了些广告,也只有几千。还都捐地震灾区了,一分没拿到。

  这是自媒体的瓶颈。我的新工作,可以用更多力量来突破这个瓶颈。

  程苓峰:上次采访张朝阳,他说搜狐打影视盗版和提高版权费,帮影视创作者挣钱了。我就问:你能不能帮我们这些写字的人也挣到钱。他说我们在看。

  后来我听说,几大门户在扶持自媒体上有共识。第一是转载文章给稿费。如果是自媒体和某门户同时首发,会给更高稿费。最高的可能到1万一篇。一般的稿费也可以几千。有料的自媒体可以靠这个活了。第二是可能有广告,大家分成。

  潘越飞:如果是这样,当然好。在这个过程里,搜狐自己的影响力也就做起来了。

  但这会损害传统媒体的利益。他们的记者会跑过来以自媒体的身份写稿,相当于挖墙脚。那些记者为了树立个人品牌和更高稿费,工作重心就会偏移。

  其实这是最大的问题。公司会说,你必须把全部作品交给我,或者你必须把发在微博和微信上的得罪人的东西删掉。你这到底是个人行为还是工作行为,说不清。

  程苓峰:有个有趣的事。你们搜狐IT的编辑,林丰蕾,开了个微信公众号,明说是放那些“被毙掉的稿件”。我就喜欢看。被毙掉的,就是得罪公司的广告主和主编的关系户、还有就是野史和八卦。这些才真实。相反那些没被毙的八股文,谁家都有,倒很少有趣的。

  潘越飞:我希望媒体能更开放。如果媒体看到记者作为自媒体写的更大胆、辛辣、不装的东西反倒更受欢迎。它们也会被逼着去反思。

  我觉得自媒体的精神就是自由,自我。我很讨厌“装”。以前在报社,就是为填版面,没新闻就要去编,生产自己都不相信的垃圾,做流水线上的民工。那个状态很烂。

  当我接触到大量移动互联网创业者,我想好好写一家公司,领导就会说:你为什么要写,它给你广告费了吗。我说,我觉得这家公司好。领导说:好有个屁用,读者会喜欢吗。其实领导说的“读者”就是个虚幻概念,指的就是他自己。“读者”就是官僚作风和死板流程想怎么利用就怎么利用的一把枪。

  当然,媒体依然需要门槛。在微博上发东西很简单,内容就杂,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东西就复杂一些,质量高得多,自媒体才被大家认真关注。在搜狐平台做自媒体,门槛肯定比微信要更高,这样才能保证高质。

  程苓峰:你自己就是自媒体的受益者。没那犀利的5篇文章,不仅方刚不会认识你,你自己也不会意识到你的力量。

  潘越飞:我写的这5篇文章,放在原来的报纸是“不适合刊登的”。因为“太主观,太鸡血,不专业”。传统媒体都是假装客观独立公正,什么话不能以“我”的名义来书,都得去找个马甲,躲在那个马甲背后,想说什么就说什么。反过来,自媒体都是“我”在说,所以他会尽量血性和真实。

  自媒体让我们有机会展示出真实的一面。否则在传统机构里,轮到我管20个人的时候,至少还得熬个五六年吧。

  程苓峰:在传统流程里,人都是被压抑的,透露不出他们的情感和色彩。在自媒体里,人是敞亮的,精彩的,价值是被放开甚至是放大的。我也是因为自媒体,才获得比在公司里更多的幸福感和被认可。

  潘越飞:我一直是个不守规矩的人。

  高二时退学一年。因为那时我读尼采和萨特,自认为“开悟”了,受不了填鸭式教育。我去北京和杭州各呆了半年。那是我第一次从小镇出来,发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、漂亮。

  在大学就沉浸在哲学和小说中,但发现自己过于自我狭隘,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面。所以后来我想做记者。记者和哲学是两个东西。哲学是个人思考,一个人搞定所有一切。记者是接触现实社会。我在大学就一直在到处跑,折腾,没读什么书。几年下来,我从一个一见面就脸红的人,变成一个天天跟人泡在一起的人。

  从大二到报社实习,就不在学校里出现,一直住在学校外面上班。后来大四毕业体能测试1000米,我找了一个学弟去代跑,跑了第一名,我的班主任居然那时还不认识我,他对那个学弟大喊“潘越飞加油”。我差点毕不了业,我是倒数第三名。

  当时我实习做社会新闻,独立调查。见到很多的负面,强拆什么的。我梦想就做一个独立调查记者,躲在火车站,假装乞丐,然后被城管带走,体会内幕。这样才接地气,才有实际的影响力。我对那些所谓的大媒体报道的什么资本啊、换人啊都不感兴趣,不接地气。

  程苓峰:你一直在储备自己的能量。自媒体给了你一个渠道,把这个能量跟外面的世界连通了。

  潘越飞:我以前的报社写东西,稿费是60块一篇,2年大学实习加起来所有的收入,一共才2000块。那是收废品的价格。

  自媒体让我不需要献媚于权力和机构。我要推动让好内容获得好的收入。

  程苓峰:我还听说,搜狐新闻客户端会改变产品形式,成为自媒体大V们自己的平台,就像改进版的微博。

  潘越飞:不清楚。我觉得该是这方向。闲聊时听方刚说,技术部在鼓捣些研究项目,比如新一代社交新闻UGC,也许是为了产品形态演进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程苓峰

程苓峰

62篇文章 9年前更新

致力于链接互联网与国学,把最经典与最创新相互阐释。四川眉山人,人民大学经济学士,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硕士,曾为FT中文网、财新网专栏作家,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战略投资总监,参与并观察互联网多年。

文章